肛周脓肿和瘘管处理:引流系统、Seton 技术和治疗方案

肛周脓肿和瘘管处理:引流系统、Seton 技术和治疗方案

导言

肛周脓肿和肛瘘是肛门直肠败血症的一种,给结直肠诊疗带来了巨大挑战。这些病症相互关联,肛周脓肿通常代表急性炎症阶段,如果处理不当,可演变为慢性肛瘘。隐腺体假说仍然是大多数病例的主要解释,即肛门腺体感染导致脓肿形成,脓肿随后通过不同的解剖平面,在自发或手术引流后可能形成瘘管。

处理这些病症需要采取细致入微的方法,在有效治疗脓毒症与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和生活质量之间取得平衡。虽然手术引流脓肿和明确治疗瘘管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但具体的技术、时机和方法必须根据患者的表现、解剖结构和基础病症量身定制。从简单的皮下脓肿到穿越括约肌复合体重要部分的复杂、多分支瘘管,疾病的表现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因此这一点尤为重要。

Seton 置入术是治疗许多肛瘘,尤其是复杂肛瘘的基石。这些通过瘘道放置的缝合线或弹性材料有多种用途,从保持引流和控制败血症到逐渐分割括约肌或作为最终治疗的桥梁。套管类型、材料和技术的多样性反映了其所针对病症的复杂性以及手术方法的不断演变。

肛周脓肿和肛瘘的治疗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包括影像学、外科技术和对疾病病理生理学的理解等方面的进步。现代方法强调准确的解剖评估、控制脓毒症、保持肛门通畅,并考虑患者的具体因素,包括炎症性肠病等潜在疾病。传统手术原则与较新的括约肌保护技术相结合,为外科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这篇综合综述探讨了肛周脓肿和肛瘘治疗的现状,重点关注引流系统、套扎技术和循证治疗算法。通过综合现有证据和实用见解,本文旨在让临床医生全面了解这些具有挑战性的病症,并掌握有效治疗这些病症的工具。

医疗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和教育之用。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所提供的信息不得用于诊断或治疗健康问题或疾病。Invamed作为医疗设备制造商,提供这些内容是为了加深对医疗技术的理解。如对医疗条件或治疗有任何疑问,请务必咨询合格的医疗保健提供商。

病理生理学和分类

病因和发病机制

  1. 隐腺假说:
  2. 肛门腺排泄到齿状线处的肛门隐窝
  3. 这些腺体的阻塞会导致感染和脓肿的形成
  4. 约有 90% 的肛门直肠脓肿和瘘管是由这种机制引起的
  5. 感染沿着阻力最小的解剖平面扩散
  6. 脓肿破裂或引流形成上皮化道(瘘管)

  7. 非隐腺原因:

  8. 炎症性肠病(尤其是克罗恩病)
  9. 创伤(包括先天性创伤、产科创伤和异物伤)
  10. 放射性直肠炎
  11. 恶性肿瘤(原发性或复发性)
  12. 特殊感染(肺结核、放线菌病、淋巴肉芽肿)
  13. 化脓性扁桃体炎
  14. 免疫缺陷状态

  15. 微生物方面:

  16. 多微生物感染占主导地位
  17. 最常见的肠道微生物(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变形杆菌)
  18. 表皮感染的皮肤菌群(葡萄球菌、链球菌)
  19. 厌氧菌通常出现在较深的感染中
  20. 特定病原体可能在免疫力低下的宿主中占主导地位

  21. 持续因素:

  22. 持续的隐腺体感染
  23. 瘘道上皮化
  24. 通道内的异物或碎片
  25. 排水系统不足
  26. 潜在疾病(如克罗恩病)
  27. 括约肌运动和压力梯度

脓肿分类

  1. 解剖学分类:
  2. 佩里亚纳尔:最常见(60%),外括约肌表层
  3. 肛门直肠峡部:第二常见(30%),位于肛门直肠峡部
  4. 括约肌间: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之间
  5. 超级振动器:提肛肌上方
  6. 粘膜下:直肠粘膜下方,齿状线上方

  7. 临床表现:

  8. 急性:发病迅速、剧烈疼痛、肿胀、红斑、波动
  9. 慢性病:反复发作、凹陷、波动极小
  10. 马蹄铁:在肛管周围延伸
  11. 复杂:涉及多个空间,通常伴有全身症状

  12. 严重性评估:

  13. 本地化:局限于一个解剖空间
  14. 传播:涉及多个空间
  15. 系统影响:存在全身炎症反应
  16. 坏死性:感染迅速扩散,组织坏死

瘘管分类

  1. 公园分类:
  2. 括约肌间:内外括约肌之间 (70%)
  3. 经括约肌:穿过两个括约肌进入肛门直肠窝(25%)
  4. 上括约肌:向上穿过耻骨直肠,然后向下穿过阴部提拉肌(5%)
  5. 括约肌外:完全绕过肛管,从直肠通过肛提肌 (<1%)

  6. 圣詹姆斯大学医院分类(基于核磁共振成像):

  7. 1 级:简单线性括约肌间
  8. 二级:括约肌间有脓肿或继发道
  9. 三级:经括约肌
  10. 四级:经括约肌脓肿或继发道
  11. 五年级:超级升降机和横向升降机

  12. 美国肠胃病学协会分类:

  13. 简单:低度(浅表、括约肌间或低度经括约肌)、单道、未进行过手术、无克罗恩病、无辐射
  14. 复杂:高度(高度经括约肌性、上括约肌性、括约肌外性)、多通道、复发性、克罗恩病、辐射、女性前列腺、原有尿失禁

  15. 其他描述性特征:

  16. 高与低:与齿状线和括约肌受累的关系
  17. 原发性与复发性:既往治疗史
  18. 单个小区与多个小区:解剖复杂性
  19. 马蹄形配置:周向扩散
  20. 内部开口位置:前部、后部、侧面
  21. 对外开放地点:古德索尔规则的应用

脓肿与瘘管之间的关系

  1. 自然历史:
  2. 30-50% 经过充分引流的肛门直肠脓肿随后出现瘘管
  3. 某些部位的发病率较高(如括约肌间脓肿)
  4. 肛周浅表脓肿发生率较低
  5. 复发性脓肿强烈提示潜在的瘘管

  6. 瘘管发展的预测因素:

  7. 排水时的内部开口识别
  8. 同一位置的复发性脓肿
  9. 脓肿位置复杂或较深
  10. 潜在疾病(如克罗恩病)
  11. 初始排水不足
  12. 男性(在某些研究中)

  13. 解剖学相关性:

  14. 肛周脓肿 → 括约肌间瘘或低位经括约肌瘘
  15. 肛门直肠峡部脓肿 → 经括约肌瘘
  16. 括约肌间脓肿 → 括约肌间瘘
  17. 括约肌上脓肿 → 括约肌上瘘或括约肌外瘘
  18. 马蹄形脓肿 → 多道复杂瘘管

脓肿引流系统和技术

脓肿引流原则

  1. 基本目标:
  2. 充分排出脓性物质
  3. 缓解疼痛和压力
  4. 防止感染扩散
  5. 将组织损伤降至最低
  6. 促进康复
  7. 确定潜在的瘘管(如果存在)
  8. 保持括约肌功能

  9. 时间考虑因素:

  10. 无症状脓肿的紧急引流
  11. 全身中毒或免疫力低下患者的紧急引流
  12. 对已形成的脓肿不需要观察或仅使用抗生素
  13. 考虑采用分阶段方法处理复杂的多地点藏品

  14. 术前评估:

  15. 临床检查(检查、触诊、数字直肠检查)
  16. 在可以忍受的情况下进行肛门镜检查
  17. 复杂或复发病例的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成像、肛门内超声波检查)
  18. 对潜在疾病(肠道疾病、糖尿病、免疫抑制)进行评估
  19. 评估括约肌功能和失禁情况

  20. 麻醉选择:

  21. 局部麻醉:适用于简单、浅表的肛周脓肿
  22. 区域麻醉:对较复杂的病例进行脊髓或尾骨麻醉
  23. 全身麻醉:用于复杂、深部或多发性脓肿
  24. 手术镇静:部分病例可选择
  25. 影响选择的因素:患者因素、脓肿复杂程度、外科医生偏好

手术引流技术

  1. 简单切开引流:
  2. 技术:最大波动点上的十字形或线形切口
  3. 适应症:肛周浅表性脓肿,位置较好
  4. 程序:
    • 尽可能从径向切开,以避免损伤括约肌
    • 足够的开口以便完全排水
    • 打破定位的数字化探索
    • 生理盐水或消毒液冲洗
    • 坏死组织的少量清创
    • 放置排水口或填料(可选)
  5. 优势:简单、快捷,所需设备最少
  6. 局限性:可能不足以治疗复杂或深部脓肿

  7. 深部脓肿定位技术:

  8. 针吸:深度采集的初步定位
  9. 成像指导:超声或 CT 引导下的复杂病例引流
  10. 经直肠途径:用于高位括约肌间或括约肌上脓肿
  11. 综合方法:多部位同步引流治疗马蹄形脓肿

  12. 按脓肿位置划分的专业方法:

  13. 佩里亚纳尔:外侧入路,桡侧切口,大面积采集时考虑反切口
  14. 肛门直肠峡部:切口更大,勘探范围更广,可能出现反向排水
  15. 括约肌间:可能需要经肛门进行内引流
  16. 超级振动器:可能需要联合方法(经肛门和体外)。
  17. 马蹄铁:多处切口,通常需要反向引流和放置支架

  18. 脓肿引流过程中的瘘管识别:

  19. 初步引流后轻柔探查
  20. 注射过氧化氢或亚甲蓝
  21. 肛门镜检查内部开口
  22. 记录调查结果,供今后参考
  23. 考虑瘘管的即时治疗与延迟治疗

排水辅助设备和系统

  1. 被动排水方案:
  2. 打开包装:传统的纱布包装,定期更换
  3. 松散包装:在不填充空腔的情况下,用最少的纱布保持通畅
  4. 无包装:越来越常见的治疗单纯脓肿的方法
  5. 伤口保护器/支架:在早期愈合期间保持开口通畅

  6. 主动排水系统:

  7. 彭罗斯排水系统:软橡胶排水口,被动排水
  8. 封闭式抽吸排水管:杰克逊-普拉特或类似,主动撤离
  9. 蘑菇/麦乳精导管:治疗深部脓肿的留置导管
  10. 环形排水沟:容器圈或类似材料作为散装支架放置

  11. 伤口负压疗法(NPWT):

  12. 适应症:大腔、复杂伤口、延迟愈合
  13. 技术:使用专用泡沫和闭塞性敷料,并控制负压
  14. 益处:增强肉芽形成、减轻水肿、控制渗出物
  15. 局限性:成本高,需要专业设备,血管外露或恶性肿瘤禁用
  16. 证据:针对肛周脓肿的具体数据有限,但在系列病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7. 灌溉系统:

  18. 连续灌溉:用于复杂、受污染的空腔
  19. 间歇灌溉:在更换敷料时进行
  20. 抗生素灌流:疗效证据有限
  21. 实施情况:需要流入和流出导管、液体管理

排水后管理

  1. 伤口护理规程:
  2. 定期清洁(淋浴、坐浴)
  3. 根据排水量更换敷料的频率
  4. 随着伤口愈合,填料容量逐渐减少
  5. 监测是否过早关闭或排水不足
  6. 病人自我护理技巧教育

  7. 排水管理:

  8. 排水量和特性评估
  9. 随着排水量的减少而逐渐退出
  10. 根据临床反应确定移除时间
  11. 通过排水沟灌溉(部分案例)
  12. 根据反复采集的情况进行更换

  13. 抗生素注意事项:

  14. 无并发症的脓肿在充分引流后一般不需要
  15. 抗生素的适应症:
    • 全身炎症反应
    • 大面积蜂窝组织炎
    • 免疫力低下的宿主
    • 人工心脏瓣膜或心内膜炎高危人群
    • 糖尿病患者
    • 排水系统不足
  16. 根据可能的病原体和当地抗药性模式进行选择

  17. 后续行动协议:

  18. 1-2 周内进行初步审查
  19. 充分愈合评估
  20. 评估潜在的瘘管
  21. 如有必要,考虑进一步成像
  22. 复发风险的长期跟踪

西顿技术和材料

西顿基础知识

  1. 定义和目的:
  2. 套管是穿过瘘管的线、缝线或弹性材料。
  3. 源自拉丁语 "seta",意为鬃毛或头发
  4. 历史上的使用可追溯到 Hippocrates
  5. 根据类型和应用提供多种功能
  6. 复杂瘘管分级管理的基石

  7. 主要职能:

  8. 排水:保持管道通畅,防止脓肿复发
  9. 标记:确定随后进行最终治疗的通道
  10. 切割:逐渐分裂封闭组织(主要是括约肌)
  11. 刺激:促进管道周围纤维化
  12. 成熟:允许上皮化和稳定尿道
  13. 牵引力:促进组织逐步分裂或重新定位

  14. 按功能分类:

  15. 排水/松散的塞顿:不切割,保持排水
  16. 切割塞顿:逐渐分裂封闭组织
  17. 化学切割机 Seton:使用化学制剂促进组织分裂
  18. 标记西顿:确定计划中的最终手术道
  19. 药物塞顿:将药物(如抗生素)送入肠道
  20. 混合方法:上述功能的组合

  21. 塞通安置的适应症:

  22. 复杂或高位经括约肌瘘
  23. 多发性或复发性瘘管
  24. 存在活动性败血症或脓肿
  25. 克罗恩病相关瘘管
  26. 最终治疗的桥梁
  27. 不适合立即进行明确手术的患者
  28. 在分阶段方法中保留括约肌功能

西顿材料公司

  1. 非吸收缝合线:
  2. 丝绸:传统材料,编织,高摩擦力
  3. 尼龙/丙烯:单丝,光滑,活性较低
  4. 乙丙橡胶/美西林:聚酯编织,经久耐用
  5. 特点:耐用,弹性可变,可能需要重新拧紧
  6. 应用:主要用于切割铆钉,也可用于打标

  7. 弹性材料:

  8. 硅胶容器环:最常用的弹性套管
  9. 橡皮筋:简单,随时可用
  10. 彭罗斯排水系统:直径较大,有利于排水
  11. 商用弹性塞通:专门设计的产品
  12. 特点:恒定张力、自动调节、舒适
  13. 应用:切割沉降片,舒适地排放沉降片

  14. 专业商业产品:

  15. 舒适排水系统:硅基,具有特殊设计功能
  16. Supraloop™ 超回路:预包装无菌弹性圈
  17. 刹那经:阿育吠陀药用线(见化学沉降剂)
  18. 特点:标准化设计,为舒适性或功能性提供特定功能
  19. 应用:基于设计意图的各种

  20. 简易材料:

  21. 静脉输液管:光滑、无反应
  22. 婴儿喂食管:直径小、灵活
  23. 硅胶管:提供各种直径
  24. 特点:随时可用,成本效益高
  25. 应用:主要是排水沉管

  26. 化学沉降剂:

  27. 刹那经:涂有碱性草药的阿育吠陀线
  28. 药线:各种抗生素或防腐浸渍剂
  29. 特点:结合机械和化学效应
  30. 应用:增强切割效果,潜在的抗菌特性

安置技术

  1. 基本安置程序:
  2. 麻醉:地方、区域或一般,根据复杂程度而定
  3. 定位:立卧位或俯卧位
  4. 地块标识:从外部开口到内部开口的探测
  5. 材料准备:选择和准备合适的沉降片材料
  6. 安置方法:使用探针、镊子或缝合载体穿刺产道
  7. 确保:根据绳套类型使用适当的张力接经

  8. 排水/疏通塞顿技术:

  9. 最小张力应用
  10. 打结牢固,允许轻微移动
  11. 放置位置允许排水,但要防止过早闭合
  12. 通常与脓肿引流术相结合
  13. 持续时间通常为数周至数月
  14. 可能是最终治疗的前奏

  15. 切割塞顿技术:

  16. 传统方法:每隔一段时间逐步拧紧
  17. 自我切割法:提供持续拉力的弹性材料
  18. 安置:环绕括约肌的部分
  19. 张力:足以造成逐渐的压力坏死
  20. 调整:定期收紧(非弹性)或更换(弹性)
  21. 持续时间:数周至数月,直至完全分裂

  22. 综合方法:

  23. 双级塞顿:先松动后切割
  24. 带 Seton 的部分瘘管切开术:皮下部分分割,括约肌部分用套管固定
  25. 多个 Setons:用于复杂或分支瘘管
  26. Seton Plus 推进挡板:西顿在皮瓣手术前控制败血症
  27. 西顿作为通向其他技术的桥梁:LIFT、塞子或其他保留括约肌的方法

  28. 特殊考虑因素:

  29. 高地:可能需要专门的仪器或技术
  30. 多个区:每个组成部分的系统方法
  31. 马蹄瘘:通常需要多个沉降片或反排水系统
  32. 复发性瘘管:仔细识别所有小块土地
  33. 克罗恩病:一般为松散、不切割的沉降片

管理和调整

  1. 排水塞顿管理:
  2. 只需极少的操作
  3. 定期清洁外部开口周围
  4. 评估是否有足够的排水系统
  5. 如有破损或脱落,可进行更换
  6. 持续时间取决于临床反应和治疗计划
  7. 适当时过渡到最终治疗

  8. 切割塞顿管理:

  9. 非弹性材料:
    • 定期收紧(通常每 2-4 周一次)
    • 通过小道评估进展情况
    • 紧张度增加时的重吸收
    • 考虑患者的耐受性和疼痛
    • 组织完全分裂时完成
  10. 弹性材料:

    • 自动调节张力
    • 定期评估进展情况
    • 张力不足时更换
    • 组织完全分裂时完成
  11. 疼痛管理:

  12. 调整前的预期镇痛
  13. 紧缩术后定期服用止痛药
  14. 舒适的坐浴
  15. 考虑使用局部麻醉剂进行调整
  16. 兼顾进步与患者耐受性

  17. 并发症和处理:

  18. 过早脱落:在适当的麻醉下进行置换
  19. 排水系统不足:考虑增加排水系统或修改衬砌
  20. 过度疼痛:调整张力、镇痛、可能的临时松动
  21. 组织反应:当地照料,考虑替代材料
  22. 进展缓慢:重新评估技术,可能改变方法

  23. 终点和过渡:

  24. 排水塞顿:脓毒症缓解、道成熟、为最终治疗做好准备
  25. 切割塞顿:封闭组织完全分裂,伤口上皮化
  26. 标记西顿:完成计划的最终程序
  27. 文件:明确记录进展和成果,供今后参考

赛通的临床效果

  1. 汲取塞顿成果:
  2. 有效控制 90-95% 例败血症
  3. 固定期间复发脓肿的风险低
  4. 对尿失禁影响最小
  5. 患者接受度普遍良好
  6. 不能单独进行确定性治疗(如不进行进一步干预而切除,则会复发)。

  7. 削减塞顿成果:

  8. 80-100% 个病例的瘘管最终愈合
  9. 完成切割所需的时间:6 周至 6 个月(平均 3 个月)
  10. 0-35%的病例出现轻微失禁(主要是气体失禁
  11. 0-5%病例中出现严重尿失禁
  12. 尿失禁的风险较高:

    • 妇女前瘘
    • 以前进行过多次手术
    • 高位经括约肌瘘或括约肌上瘘
    • 已有的括约肌缺陷
  13. 比较结果:

  14. 与瘘管切开术:愈合率相似,但切割式固定器的尿失禁率更高
  15. 与前进挡板:成功率较低,但技术简单
  16. 对比 LIFT 程序:不同的应用,往往是互补的
  17. 对瘘管塞:塞通往往先于塞子放置
  18. 与纤维蛋白胶:涂胶前进行塞通引流可提高疗效

  19. 特殊人群:

  20. 克罗恩病:70-80% 中的排水定子特别有价值,可长期控制
  21. 艾滋病毒/免疫力低下:对控制败血症有效,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22. 复发性瘘管:成功率低于初级病例
  23. 复杂瘘/马蹄形瘘:通常需要多种或连续的方法

治疗方案和决策

初步评估和诊断

  1. 临床评估:
  2. 详细病史:发病时间、持续时间、以往发作情况、潜在疾病
  3. 体格检查检查、触诊、数字直肠检查
  4. 肛门镜/直肠镜检查:内部开口识别、相关病理
  5. 评估括约肌功能和基本尿失禁情况
  6. 评估全身症状或并发症

  7. 成像模式:

  8. 磁共振骨盆成像:复杂或复发性瘘管的金标准
    • 优点出色的软组织对比度、多平面成像
    • 应用:复杂、复发性或与克罗恩病相关的瘘管
    • 局限性:成本、可用性、禁忌症
  9. 肛门内超声波(EAUS):
    • 优点实时成像、括约肌评估
    • 应用:括约肌间瘘和低位经括约肌瘘
    • 局限性取决于操作员,视野有限
  10. 瘘管造影:
    • 优势道的动态评估
    • 应用:精选复杂案例
    • 局限性:侵入性、灵敏度有限
  11. CT 扫描:

    • 优点脓肿检测效果极佳
    • 应用:疑似深部或复杂脓肿
    • 局限性:绘制瘘管图的细节不如核磁共振成像
  12. 分类和风险评估:

  13. 应用适当的分类系统(Parks、St.)
  14. 评估括约肌受累情况
  15. 确定愈合不良或大小便失禁的风险因素
  16. 考虑患者的具体因素(年龄、性别、合并症)
  17. 评估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急性脓肿处理算法

  1. 初步介绍:
  2. 单纯性浅表脓肿:
    • 局部麻醉下的切开引流术
    • 考虑打包与不打包
    • 愈合随访和瘘管评估
  3. 复杂或深部脓肿:

    • 如果诊断不确定或怀疑解剖结构复杂,则进行成像检查
    • 在适当的麻醉(区域/全身)下进行引流
    • 考虑排水口的位置
    • 仔细检查内部开口
  4. 术中决策点:

  5. 未发现瘘管:
    • 彻底引流和适当的伤口处理
    • 随访愈合情况和瘘管发展的可能性
  6. 瘘管识别,简单解剖:
    •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进行初级瘘管切开术
    • 浅括约肌或低括约肌间隙
    • 括约肌受累程度轻微
    • 无尿失禁风险因素
  7. 瘘管确定,解剖复杂:

    • 脓肿引流
    • 松动套管的放置
    • 计划的分阶段方法
  8. 排水后管理:

  9. 简单课程:
    • 常规伤口护理
    • 2-4 周的随访
    • 完全康复评估
  10. 持续症状或复发:

    • 通过检查和成像进行重新评估
    • 如果之前未发现瘘管,则考虑潜在的瘘管
    • 放置套管后可能重复排水
  11. 特殊场景:

  12. 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 降低抗生素使用门槛
    • 更积极的排水方法
    • 密切跟进
  13. 克罗恩病:
    • 与消化内科协调
    • 疾病活动评估
    • 考虑医疗优化
  14. 复发性脓肿:
    • 强烈怀疑有潜在的瘘管
    • 降低成像阈值
    • 考虑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检查

瘘管管理算法

  1. 初步评估阶段:
  2. 单纯性瘘管标准:
    • 低道(括约肌受累最小)
    • 单块土地
    • 未接受过手术
    • 无克罗恩病
    • 无放射史
    • 女性不在前部
  3. 复杂瘘管标准:以下任何一项

    • 高位(括约肌严重受累)
    • 多块土地
    • 手术后复发
    • 克隆氏病
    • 先前的辐射
    • 女性前部
    • 原有尿失禁
  4. 单纯瘘途径:

  5. 原发性瘘管切开术:
    • 简单瘘管的金标准
    • 成功率 90-95%
    • 尿失禁风险低
    • 大多数情况下是门诊手术
  6. 括约肌边缘受累时的替代方案:

    • 瘘管切开术与原发性括约肌修复术
    • LIFT 程序
    • 前进挡板
  7. 复杂瘘管路径:

  8. 败血症初期控制:
    • 麻醉检查
    • 任何相关脓肿的引流
    • 松动套管的放置
    • 优化基础条件
  9. 确定性治疗方案 (根据具体的解剖结构和患者因素):

    • 分段式瘘管切开术与切割式 Seton:
    • 传统方法
    • 出现某种程度尿失禁的风险较高
    • 考虑为选定的患者优先提供明确的治愈方案
    • 括约肌保留方案:
    • LIFT 程序
    • 推进瓣(带或不带前置套管)
    • 瘘管塞
    • 视频辅助肛瘘治疗(VAAFT)
    • 瘘管激光闭合术(FiLaC)
    • 组合方法
  10. 特殊考虑因素:

  11. 克罗恩病:
    • 医疗优化初级
    • 通常首选长期松散的沉降片
    • 切削刚玉的作用有限
    • 选定病例中的推进皮瓣
    • 考虑在严重病例中改道造口
  12. 艾滋病毒/免疫力低下:
    • 保守方法
    • 长期排水通常是首选
    • 免疫状态优化后分阶段进行最终治疗
  13. 复发性瘘管:
    • 仔细重新评估解剖结构
    • 考虑重复成像
    • 降低保留括约肌方法的阈值
    • 选定中心的干细胞疗法潜力

决策因素

  1. 瘘管相关因素:
  2. 解剖学分类(圣詹姆斯公园)
  3. 内部开口位置
  4. 括约肌受累程度
  5. 存在继发感染或蛀牙
  6. 复发性与原发性
  7. 病程

  8. 与患者有关的因素:

  9. 尿失禁基线
  10. 年龄和性别
  11. 基础疾病(肠道疾病、糖尿病、免疫抑制)
  12. 曾接受过肛门直肠手术
  13. 妇女的产科病史
  14. 职业和生活方式方面的考虑
  15. 患者的偏好和优先事项

  16. 外科医生相关因素:

  17. 各种技术的经验
  18. 现有设备和资源
  19. 熟悉具体方法
  20. 对现有证据的解释
  21. 实践环境限制

  22. 基于证据的考虑因素:

  23. 不同方法的成功率
  24. 失禁风险
  25. 恢复时间和对患者的影响
  26. 成本效益
  27. 长期疗效和复发率

成果评估和后续行动

  1. 成功的定义:
  2. 外部和内部开口完全愈合
  3. 没有排水系统
  4. 症状缓解
  5. 保持失禁
  6. 随访期间无复发
  7. 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8. 后续行动协议:

  9. 短期:2-4 周进行初步愈合评估
  10. 中期:3-6 个月,监测复发情况
  11. 长期:复杂病例的年度审查
  12. 症状触发的重新评估
  13. 考虑对疑似复发病例进行成像检查

  14. 复发管理:

  15. 仔细重新评估解剖结构
  16. 确定故障机制
  17. 审议替代方法
  18. 评估是否有遗漏的通道或内部开口
  19. 基础条件控制评估

  20. 生活质量评估:

  21. 失禁评分系统(Wexner、FISI)
  22. 针对特定疾病的生活质量测量
  23. 患者满意度评估
  24. 对日常活动和工作的影响
  25. 相关的性功能评估

结论

肛周脓肿和瘘管的治疗是结直肠外科中一个复杂且不断发展的领域,需要采用细致入微、以患者为中心的方法。对脓肿进行充分引流和对瘘管进行明确治疗的基本原则始终如一,但随着我们对这些病症的理解不断深入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具体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演变。

肛周脓肿的引流系统已从简单的切开引流发展到更复杂的方法,其中包括各种引流管类型、负压疗法以及针对复杂积液的图像引导。主要目标仍然是有效排出脓性物质和控制败血症,同时尽量减少组织损伤和保护括约肌功能。经过充分引流的肛门直肠脓肿中约有 30-50% 会发展成瘘管,这突出了彻底评估和适当随访的重要性。

Seton 技术是治疗肛瘘,尤其是复杂肛瘘的基石。套管类型、材料和应用的多样性反映了它们所处理的病症的异质性。从保持肛管通畅和控制败血症的简单引流式套扎到逐渐分割封闭组织的切割式套扎,这些方法为分阶段治疗提供了宝贵的选择。从传统的丝绸到现代的弹性和专用商业产品,材料的演变提高了疗效和病人的舒适度。

肛周脓肿和瘘管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复杂,包括详细的解剖评估、考虑患者的具体因素以及越来越多的括约肌保护方案。简单瘘管和复杂瘘管的区别指导着最初的管理决策,瘘管切开术仍是治疗简单瘘管的黄金标准,而复杂病例则需要采用更加细致入微、通常分阶段的方法。先进的成像技术,尤其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我们对瘘管进行准确分类和制定适当干预计划的能力。

特殊人群,尤其是克罗恩病患者的管理面临着独特的挑战,需要结直肠外科医生和胃肠病学家密切合作。人们认识到,这些患者通常可以从长期使用松动支架引流中获益,而不是通过外科手术进行彻底矫正,这改善了这一具有挑战性群体的治疗效果。

展望未来,括约肌保护技术的不断改进、新型生物材料的开发以及再生医学方法的潜在应用,都为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带来了希望。然而,准确的解剖评估、有效的脓毒症控制以及慎重考虑括约肌的保护等基本原则仍将是成功管理的核心。

总之,要有效治疗肛周脓肿和肛瘘,需要全面了解潜在的病理生理学,细致评估患者的个体因素,并从多样化的治疗手段中汲取有针对性的方法。通过应用循证算法,同时保持灵活性以应对每个病例的独特性,临床医生可以为这些具有挑战性病症的患者优化治疗效果。

医疗免责声明:本信息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有关诊断和治疗,请咨询合格的医疗保健提供商。Invamed 提供此内容的目的是提供有关医疗技术的信息。